鹿角湖畔,牛?岭下,是我故乡。百十户人家的村子,分新屋,上屋和西头三落,绕塘而居。塘前十数米处,有两株古树,高可参天,枝叶繁茂。其中一株为细叶栗树,一株为木梓。树上常有喜鹊筑窝,春夏时季,鸟噪蝉鸣,热闹非常。 村前这口塘叫门前塘。碧波荡漾,游鱼可现。塘岸多生花草,幽香袭人。每天清晨,村中少女或新嫁媳妇多拎着满桶换洗衣裳到塘边捣洗,新的一天往往由此开头。
有关门前塘的最深记忆,莫过于儿时盛夏时令的水中嬉戏。响午时分,三五个少年,趁着大人饭后小憩的机会,全身退得精光,泅入水中,或凫,或潜,或游,或仰,将满身的暑意洗个净尽。偶尔抓得一尾红鲤,欢呼雀跃,如获至宝,但回到家里,换来的常常是长辈的一顿责骂。晚饭过后,几个顽皮少年常一党党围坐塘边,听老人讲薛云贵征东或岳飞抗金故事,每听至精彩处,血气上涌,恨不得跃马提枪,作英雄少年。至于女孩子家则自在许多,总是寻一年龄相若,性情相近之伴,静兔一般坐在塘边,望着遥远的夜空看牛郎织女,心中萌生起最初的情怀。
十五岁那年,随父亲搬迁到了县城,自此一去二十多载,其间虽然偶尔回故乡走动,但都是来去匆匆。从此,故乡在我的心里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抽象,只有故乡的这口门前塘却总是频频入梦。
父亲过世后,母亲不愿继续过城市的喧闹生活,思乡之情日浓,决意搬回老家。于是,选择门前塘附近建一小屋,作落叶归根。
但是,当我再次踏上故乡熟悉的泥土的时候,故乡却已变得分外陌生。以前那个房檐相接,鸡鸣犬吠的村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外迁了数十户人家,已然成稀稀落落状,特别是那口浸润了我儿时多少欢乐的门前塘,由于经年失修,淤泥堆积,已经变成了一片水洼,浅浅的水面漂满了枯叶纸屑和各色塑料包装。经风一吹,阵阵恶臭味直扑鼻面;四围的塘沿溃泄了许多,杂乱的衰草长可没膝,门前塘俨然成了一位年老色衰,体弱孱孱的怨妇,我仿佛听见她在哭泣,看到她在流泪。 ..........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回到了故乡。
走下车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塘春水,深深的,盈盈的,绿波荡漾,涟漪层层。那浩淼的一碧,如诗,如梦,如一曲线婀娜的妙龄少女,对着我脉脉含羞;塘堤四周,被修剪得高低划一的小叶女贞和四季月桂环绕,有如女孩圆润的脸庞上齐眉的短发;叶浓花淡的玉兰树站立其间,恰如一个个美少年临风而立。轻风徐来,送来花香浓郁,沁人心脾。
回到家里,刚刚落座,当选村主任不久的年轻堂侄即闻讯前来相谈。他告诉我,这些年,得益于党的新农村政策,全村人家家五谷充储,钱包鼓鼓,于是,全村上下一合议,决定自筹资金,着手改变村容村貌,美化村庄环境。主意定下,出钱的拿钱,出工的投工,一个冬季下来,门前塘数千方淤泥被掏掘一空,黑黑的塘泥拖到田地里做了肥料。为了方便村民操办红白大事,又修建了一个可摆得下五十桌酒席的公益堂,打好了水泥公路,现在,村里人出门脚不沾泥,栽种收割派上了农机设备,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不少搬到城里去的人都纷纷往回迁。听到这些,我的心里不禁生出了早日归来的乡怀。
入夜,月朗星稀,蛙声阵阵,我步履轻轻地来到门前塘边,久久不愿离去。故乡的门前塘,我漂亮的嫁娘,今夜,我要和你作一场久别重逢的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