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自秦汉以来,历经二十多个朝代,有四百多位皇帝。这一千多年,可谓风起云涌,惊涛拍岸,当然,亦有歌舞升平和太平盛世。历史总是像长江一样后浪推前浪,几乎每一位帝王都是站在风口浪尖,强者兴,庸者衰。汉武帝刘彻进击匈奴,大清康熙剿灭葛尔丹,那气吞山河、势灭外患的雄心是何等壮烈,那声声号角、阵阵鼓鸣,那金戈铁马的呼啸与呐喊至今萦绕在中华民族的上空。当然,隋炀帝的亡国之耻,也像警钟一样,长鸣在人们的耳际。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统中国的秦始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雍乾盛世”,都被后人歌颂着。回味历史,分析兴衰成败,一代明君固然关键,但明君手下的“班子”却也十分重要。且不说朝中奸人如何,但说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工作方法等等,朝朝日日影响、左右着皇帝,皇帝有时能兼听,能取舍,如遇不测,或激怒皇帝,则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抚卷长思,如何为臣?首先要忠,这是立身之本。其次要有术,即说话办事的艺术、方法和策略,要做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这是为臣之关键。楚国大夫屈原,一生忧国忧民,但遭贬,以身殉国后,人们在悼念他的同时,有没有人觉得惋惜?可不可以说,屈大夫要是不殉国,还能为人民做点事,至少能为后人多留一些不朽之篇。屈原应称之忠烈;汉朝丞相晁错,一生忠心耿耿,曾是太子太傅,皇帝的老师。他被腰斩错杀时,仍惦记国家大事,矢志不渝,没有半句怨言。他是忠臣;唐名相魏征,清大臣张廷玉,他们则是忠良。
历代帝王诛杀开国元勋,诛杀大臣,诛杀忠臣的不胜枚举。但诛杀忠良的却很少。皇帝都想成为圣君,但皇帝亦人为之,亦有惰性,做为臣子,遇惰怎么办?忠烈死谏,有时惹火烧身;忠臣苦谏,有时遭斥遭贬;忠良则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谋略去引导、点化皇帝,为之铺设一条光明正确之路。
魏征辅佐太宗17年,曾谏奏200余次,虽说太宗给予其“无限话语权”,让他专门给自己挑毛病,可有时又让太宗下不了台。太宗曾气愤地说“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乡巴佬”。李世民可以杀自己的哥哥,却没有杀魏征,为什么?因为他不敢杀,不想杀,不能杀。不敢杀是因为“杀之失臣心,失民心”;不想杀是因为魏征是“忠良之楷模”。魏征一生的谏言没有直接顶撞过太宗,他十分注意方法和策略,在朝上说不动太宗,就在私下说,以长者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劝,以“忠言逆耳利于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如头,下臣如手足”等等晓之利害,太宗何不知晓这些道理?听得发怒时,魏征又说“圣上息怒,圣上曾给予臣‘无限话语权’,微臣尽职罢了”。让太宗觉得魏征具有“世上最强的说服术”,只好依允。魏征的说服术有时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一次,太宗在戏玩一只心爱的鸟,见魏征来了,担心魏征说自己玩物丧志,就把鸟藏在袖中。魏征拜见后,不直接说此事,而是零零碎碎上奏一些朝廷琐事,待魏征走,那鸟已死。太宗感慨:魏爱卿用心良苦啊。太宗曾罢免过魏征,将其下大狱,但最后又亲自放他出来,委以重任;不能杀是因为魏征是“镜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得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逝,朕亡一镜矣。太宗把魏征当镜子,以正自己的言行,以知自己的得失,是绝不能诛的。魏征去世,太宗“废朝五日”。
“康雍乾盛世”时期的张廷玉,为官50年,曾任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是三朝元老。他一生除一身正直,鞠躬尽瘁外,关键一点在于他懂得“不懂谋略的代价”。他的谋略不是谋权、谋利,而是谋让圣上“明知不误而不为”的事而为之,“明知有误而为之”的事而不为。即圣上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是正确的,应该去做,但又不去做;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是错误的,不能去做,但又要做。怎么办?张廷玉谋的是既不迁怒圣上,又要让圣上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张廷玉患病时,雍正曾说“非朕臂病而何”,又说“彼在朝臣中只此一人”。到乾隆帝时,张廷玉因病不堪重负,几次辞官,乾隆帝在愤怒之余反思:是不是自己这个皇帝做得不够圣明?张廷玉在不想为官,不再谏言的情况下,还能让乾隆帝反思,可见一个忠良在帝王心中的地位和作用。
忠烈易为,忠臣亦易为,忠良则难为之。难就难在怎样让皇帝“明知不误而不为”的事而为之,“明知有误而为之”的事而不为。现实生活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