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严重偏科的我因两分之差中考失败后经父亲苦苦劝说终于又回到了教室。当时,读书上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我就读的那所中学,由于偏僻落后,师资匮乏,不要说考中专,就是考高中一年也考不取几个。加上家中兄弟姐妹八个,母亲体弱多病,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经济的拮据使我非常自卑,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我困惑迷惘。就在这时,我有幸结识了《新华文摘》。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学时总务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说是学校食堂里有4个麻袋压在谷粗壳里,要我把4个麻袋翻出来,付1元钱的工资给我。酷爱文学的我看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书,于是我指着书对老师说,我不要钱,做完事后请您借这本书给我看。我原以为老师舍不得,没想到他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终于从那堆成小山的谷粗壳中找出了4个麻袋。太阳渐渐落山了,夕阳的最后一道余辉洒满大地,整个校园静悄悄的。想起自己还要走十多里路回家,汗流浃背的我来不及多想,赶紧把麻袋交给总务老师,拿到那本书后匆匆往家赶。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那本书,一看是本过期的《新华文摘》,不是我期待的文学刊物,心中未免有些失望。好在那时我对阅读有种渴望的感觉。记得有一次,父亲从肉食站买来二斤多肥肉,是用一张旧报纸包的,这张油腻腻的报纸我一字不漏地看了两遍。于是,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遨游在《新华文摘》的精神世界里。她的庄重、大气深深地吸引了我,她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当我读到王通讯、雷祯孝撰写的《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一文时,有种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这篇文章我一连读了两遍,文章引用的名人名言,至今还能背诵不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学竹笋破土而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等。原来,人才的成功大都是历经磨难,度尽劫波。这些现在看来很普及的名言,我当时读后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我工工整整地将这些名言抄在本子上,并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发愤读书,一定要逆境成才。从此,《新华文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几经周折,我调到一个基层单位办公室任资料员,同时负责报刊的征订工作。第一次开发行员会议,才知《新华文摘》竟没有列入党报党刊,单位上以前从来没有订阅过。由于和《新华文摘》难以割舍的情感,我在报订阅计划时,将《新华文摘》写了1份,夹在计划中报给主管领导,希望能蒙混过关。谁知主管领导火眼金晴,审核时第一个就将《新华文摘》划掉了,看到领导的态度那么坚决,我真是心疼不已。想到主管领导平时也爱读书,于是,待领导审核完后,我就开始做领导的工作,说《新华文摘》信息量大,内容深刻,是搞好资料工作必不可少的。不知是位卑言轻,还是财务确实紧张,我说完后领导还是一个劲地摇头。我以为单位订《新华文摘》就这样毫无希望了,准备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订1份。谁知第二天,一把手把我喊到办公室,要我推荐订几本杂志,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新华文摘》。一把手说:《新华文摘》既然这么好,那就订2份吧,一份给我,一份给办公室。这时,一向刚强的我眼里竟噙满了激动的泪花。
1993年我任资料员不久,第一次为领导写讲话稿,当时同事中说风凉话的和持怀疑态度的都有,而我却偏不信这一套,由于参考了《新华文摘》的资料,运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这个讲话稿赢得了全体同事的阵阵掌声。资料工作既辛苦又清苦,长时间超负荷地干这行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1997年底,我从事资料工作已经整整四年了,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思想上总想换换岗位。这时,我在《新华文摘》上看到了郑成思的成才事迹,懂得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于是我静下心来,一如继往地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不久,单位人事异动,领导见我敬业爱岗,就极力推荐我负责办公室的工作。《新华文摘》伴我经历了风雨,度过了难关,我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新华文摘》的百般呵护,悉心关照。
我与《新华文摘》一见钟情,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我遇到困难时,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我寂寞无聊时,她是我的精神家园;当我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时,她给予我最严厉的鞭策;当我身处逆境、困厄失意时,她给予我热情的鼓励。有《新华文摘》为伴,就能脱离繁琐困境,远离物欲浮躁,淡化尘世俗争,净化美好心灵。《新华文摘》催我自新,促我奋进,她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理想之灯、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