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掠影
《法制日报》:晴云秋月繁星耀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0-12-03 09:44:00 打印 字号: | |
  晴云秋月繁星耀

                  ——徐静村教授70华诞暨两书首发式侧记

                      □ 本报记者  唐仲江

                     本报通讯员 周 倩  谢锦添

  一直以来,徐静村教授以自身的坚韧、独立和勤奋,奠定了现代刑诉法学的根基,开辟出中国诉讼法学界的一片天。在为我国法学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徐教授也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时至今日,年逾古稀的徐教授仍笔耕不辍、奋战在潜心钻研的第一线,与四川省法、检、司等部门合作的课题《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研究》,是他近期正在攻克的目标之一;他还是个充满生活情趣的老人,闲暇之余,吟诗作词,在书法上也造诣颇深,《徐静村法学文集》和《徐静村诗词书法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结,也是一个新起点。

  11月13日,在徐教授的70华诞庆贺会暨两新书首发式上,我们见到了这位影响着中国法治进程的老人。

恭祝大寿庄椿不老

  被学生包围、鲜花环绕的徐教授不改往日的谦虚亲和,头发花白的他笔挺地站在门口,面带亲切的微笑,迎接宾客的到来。

  为徐教授祝寿的,既有校领导,也有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各省市司法实务部门的代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代表。他们中有的是徐教授多年的挚友,有的虽非弟子,但对徐老师法学思想欣赏有加,慕名而来。

  单位和个人发来的贺信、贺电、贺诗达八十多份。其中,老一辈著名法学家陈光中教授、崔敏教授、樊崇义教授等在贺信中,高度评价徐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巨大贡献;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在贺信中,充分肯定徐教授“刑事诉讼法学科主要领军人物之一”的学术地位。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叶青教授代表兄弟院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深刻而直观地表达了对徐教授的学术威望和高尚人品的景仰。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国林对徐教授在学术上源源不断的创新表示钦佩。他说,对于西政,徐老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希望徐老身体康健、永葆青春活力。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大法官在贺信中写到:“您将满腔热血倾注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事业,潜心研究,精心育人,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各界广为赞誉。”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手书“晴云秋月”四字以示祝贺。他在贺信中表示,徐教授以莫大力量推动着我国法治建设前行,同时孜孜不倦地为后辈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来信中称:“长期以来,您对我国检察事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为推进检察改革、解决检察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言献策,为检察工作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老骥伏枥桃李众

  在整个中国法学界,徐教授的地位无疑举足轻重。除了在诉讼法学上的卓越贡献之外,他在律师学、证据理论以及法学边缘学科中均有过人建树。自1979年扎根西政以来,徐静村就把生命和热血倾洒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上。

  他不仅是西政第一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得者,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也是西政第一位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第一位博士学位授予点的指导老师,还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诉讼法学首任学术带头人。

  龙宗智教授这样评价他的恩师:“徐教授是一位有着独特建树、富于创新精神、有良心和责任感的法律人。”

  作为徐教授的学生和朋友,校长付子堂在本科期间聆听了他座无虚席的选修课《律师与公证制度》,更在工作之后得到他许多的支持帮助。 

  “徐老师在学术创新上有很多个‘第一’,是学界公认的诉讼法学主要领军人物之一,对国家的法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学校的发展有巨大的功劳。”付子堂校长深情地说,“我和徐老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很敬重他。” 

  与自己走走停停的求学经历相比,徐教授显然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学业、事业上走得一帆风顺。所以,他对研究生有着独特的严格要求。

  2001级博士研究生潘金贵回忆说:“读博期间,徐教授给他们抛出一个又一个前沿课题,带领他们共同调研和讨论,经常熬到深夜,那种专注和认真超乎寻常。当时已年过六旬的徐教授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地方,一讨论就是几天,就像闭关修炼。连我这样的年轻人都受不了,出关后见到自己的媳妇儿,都有点儿陌生了。”

  正是徐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他的学生在学术造诣上有着坚实的根基,并创造出丰硕的成果。

  徐静村教授所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146人获得硕士学位、40人获得博士学位。他还是迄今为止全国法学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的博士生导师。现如今,徐教授的弟子已浩如天上的繁星,散布在祖国辽阔的疆土上,为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南英大法官在贺信中对徐教授的评价。而被簇拥在学生中间的他,红光满面、意气风发,更像一名即将大展宏图的年轻人!70华诞,是徐教授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徐教授耀目的光辉,像这美好的晴云秋月一般,在初冬的重庆上空润泽流芳!

   写在记忆上的回旋诗歌

  “历史是一首用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为了总结五年来北师大刑科院学人的学术成果,纪念和庆贺北师大刑科院建立五周年,同时也是为了给以后的刑事法学研究贡献一份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资料,我们专门编辑出版了这套五周年院庆文集 

  □ 赵秉志

  “以治法者强,以治政者削。”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治国理念,也是我国发展建设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立法更加民主、科学,司法愈发公正、高效,现代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期间,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刑事法治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内容比较完备、结构比较合理、运行比较高效的刑事法律体系。“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随着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权意识的不断提升,罪刑法定、刑法谦抑、无罪推定等现代刑事法治观念也日益为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慎刑、慎罚思想在现代中国得到了新的诠释,并被赋予了新的、法治的内涵。“民主事业,法科为先。”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刑事法学教育和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各种教学、科研成果汗牛充栋,而且还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高级刑事法专门人才,不断地助力于我国刑事法治建设。

  作为专门从事刑事法学研究的、中国刑事法学领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师大刑科院)自2005年8月18日成立以来,迄今已五周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年轻的北师大刑科院而言,五年既是一个小结,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了总结五年来北师大刑科院学人的学术成果,纪念和庆贺北师大刑科院建立五周年,同时也是为了给以后的刑事法学研究贡献一份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资料,我们专门编辑出版了这套五周年院庆文集。

  《当代刑事科学探索》文集分上、下两卷,共四编。文集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其一,本文集是北师大刑科院学人五年来学术研究的荟萃,文集不仅涵盖了北师大刑科院全体专职研究人员和部分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而且也收录了北师大刑科院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代表性成果,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北师大刑科院学人五年来学术研究的概貌。

  其二,本文集所收录的文章涉及了我国刑事法学科的几乎所有研究方向,既涉及中国刑法、比较刑法、外国刑法、国际刑法、犯罪学和刑事政策学等刑法学的所有研究领域,也涉及了中国刑事诉讼法、外国刑事诉讼法、比较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等刑事诉讼法学的所有研究领域。这保证了本文集较广泛的代表性。

  其三,本文集编审队伍力量雄厚,编审工作认真细致。为了保证文集的质量,我们专门成立了阵容强大的编审委员会。编审委员会由北师大刑科院特聘教授高铭暄先生、马克昌先生、王作富先生和储槐植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与此同时,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由北师大刑科院院长助理刘志伟教授担任主任、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的编辑部,专门负责文集的具体编辑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文集进行了认真的编审,从而保证了文集的较高质量。

  “历史是一首用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对于年轻的北师大刑科院而言,五年的历史是短暂的,而且也仅仅是一个开始、一部序曲。但值得欣慰的是,这五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西谚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有理由相信,北师大刑科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续写新的诗篇。

  “历史是一首用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为了总结五年来北师大刑科院学人的学术成果,纪念和庆贺北师大刑科院建立五周年,同时也是为了给以后的刑事法学研究贡献一份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资料,我们专门编辑出版了这套五周年院庆文集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网
责任编辑: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下辖法院

平江县法院 岳阳县法院 华容县法院 湘阴县法院 临湘市法院 汨罗市法院 岳阳楼区法院 云溪区法院 君山区法院 屈原管理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