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粮城位于天津以东约70公里,是渤海边的盐碱荒地,人烟稀少。我在部队服役期间,参加了在那里的开荒种水稻的生产劳动。那里条件十分艰苦,虽然49年过去了,至今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1958年全国大跃进,农村大办食堂,1959年大自然灾害,粮食严重减产,造成粮食奇缺。好多地方吃不饱饭,有极个别地方还饿死了人。为增加粮食生产,渡过暂时困难时期,中央军委决定,抽些正规部队开荒种地,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时所在的炮七团接受了开荒种地的任务,1962年4月初从福建前线回到北京市朝阳区八里桥营房休整一个星期,全团从通县(现为通州区)西乘火车开往天津军粮城。在军粮城下火车后,步行约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一到那里先支军用帐蓬、开地铺。当天下午我当时所在八连召开全连军人大会,张生光连长简要讲了开荒种水稻的任务,杨瑞发指导员作了战前动员。我记得他要求大家发扬南湾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坚决完成开荒种水稻的各项任务等。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洗脸、刷牙的水是部队用汽车送来(因那里的水是盐碱水(既不能喝,也不能用)的。早餐后在连长的带领下,每人扛着把大铁锹(铁锹为长方型,长30公分,宽20公分,加上木把,一把铁锹有3斤重)成一路纵队出发,步行约4华里到达工地。在那里种水稻必须先挖排水渠,我们一到工地,就开始挖排水渠,排水渠要挖1米多深,渠沿宽为3米多,挖出来的土手持铁锹抛向渠两边,再筑成堤。挖渠筑堤的任务是每天分到班,由于我们侦察班有四名上海、福州市的学生兵,他们从未参加过体力劳动,炮手班、有线电话班、司机班等学生兵少每天下班前都能完成任务。唯独我们(当时我任班长)完不成任务,我心里非常着急,好在兄弟班的强壮劳动支援,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劳动强度特别大,晚上睡觉全身痛得难以忍受,脱衣服痛得难脱下,强行脱衣痛得出眼泪。那时年轻,睡一夜另天起床就不痛了。中午饭是炊事班送到工地吃的,那时由于劳动强度大,菜里的油水又少,馒头是半斤面粉一个,我一餐能吃两个。饭量大能吃下四个大馒头。挖完排水渠就修引水渠,排水渠、引水渠用一个多月完成了任务。紧接着是修各大块地的排水沟、灌水沟、修田埂、平整土地。拖拉机耕了的荒地,太阳一晒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引水渠引来金钟河的甜水冲刷盐碱水,盐碱水从排水渠流向渤海。冲洗三次后,六月初开始插殃,我当时所在的八连200亩水田,用10天左右插完殃。这时部队放假三天,干部、战士分三批,部队派汽车送去天津市里玩,当天去当天回。第一、二批我让班其他人去,我到第三批才去。我在天津市最大的购物场所——劝业场买了点东西,中午吃了天津狗不理包子,这包子实在太好了。我下午观看了海河,并从海河桥由西向东过了桥,桥东为天津市河东区,桥西为河西区。下午五点坐车回到连队。
休息后,团里决定各连的侦察班回北京营房集训半个月,我带本班乘火车进京参加了集训。集训结束,回到连队后一看插下的秧已长成绿油油一大片。这时农活是加强田间管理、施肥,大多数时间是政治教育、看书学习。在那里的水沟、空地里到处都是螃蟹,一到星期天休息,除洗衣就是抓螃蟹,抓到的螃蟹交炊事班,炊事班将螃蟹洗净,放油、盐煮熟中午吃,还真是好吃。
我们所种的水稻,十月份成熟,全团所种2000余亩水稻一片金黄。各连建了一个打谷场,将收割的水稻运到打谷场,用电动打谷机(脱粒机)将稻谷打下来晒干、装麻袋、过称。记得我们八连种的200亩水稻产稻谷16万多市斤,平均亩800多斤。获得丰收。当时上级规定,开荒所产稻谷60%交国家,20%团里面作机动粮,连队自留20%本连食用。连队第一餐吃自己生产的大米(叫天津小站米)饭时,人平吃了两个大米的饭。吃完饭后,电话班的郭炳俊对连长说:连长,今天中午的大米饭吃到口里,就像孙悟空翻筋斗一样,翻进了肚子里,搞得大家捧腹大笑。每当我想起在军粮城开荒种水稻艰难日子,为国家奉献了宝贵的粮食,感到无上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