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建立大汉政权。为了汉朝基业永固,于是大封同姓诸王。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不久,诸刘藩王势力日渐强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危及到了中央政权的稳定。
当此时,颖川人晁错以文学为太常掌故。这太常在汉初的官僚体制中,属九卿之首,主要掌管宗庙之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太常掌故则主要管理内部事宜。但是,晁错因为《尚书》读得好,被其主管领导推荐给诸皇子授课,得文帝嘉许,于是诏封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太子启也喜欢他,称其为“智囊。”(据说“智囊”一词由此而来)
汉文帝死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晁错凭借自己与景帝非一般的关系,轻巧地走到了政治前台,官拜御史大夫。
晁错不光学问深,而且远见卓识,忠心可鉴,极具政治洞悉力。他经常参与景帝的一些谋议活动,还时不时对朝廷的律令法则作些修改完善,向景帝写了不少好的疏议,如《论贵粟疏》、《言兵事书》、《举贤良对策》等,特别是那篇《削藩策》,更是暗合了景帝的心思,君臣契合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
但是,晁错这人与天下的读书人一样有个通病,就是恃才傲物,锋芒过露,不懂机变,不知迂徐。由此造成他在朝堂之上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好在景帝偏袒他,所以那些个无论年纪还是职位都比他高的老臣们一个个敢怒不敢言,而晁错的眼里也似乎只有景帝这个明君,这个胜友。
与小人交恶。当初他在东宫太子府时,就打心里瞧不起袁盎。这袁盎原本在吴王府当差,可能发觉到了一些苗头,于是辞去相位,回到朝廷长安。晁错便向景帝揭发说袁盎私受吴王财物,谋连串通,应当坐罪,结果袁盎被免官,贬为庶人,从此袁盎便将仇恨的种子埋在心底。
与君子交恶。晁错当了内史(相当于首都市长)后,由于“上”得太快,所以人有时犯“晕”,喜欢指指点点,连不把“权威”、“资格”放在眼里,无意中得罪了丞相申屠嘉,他就找岔子,说晁错在皇庙的墙上乱开门洞,藐视宗法,欲置其于死地,幸得景帝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才躲过一难。这申屠嘉何许人?他可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位高权重,更难得的是为官清廉,《史书》上说他“门不受私谒”,意思是他从不在自己家里接待来客,有事到办公室去谈。如此一风范君子,晁错不懂得尊崇和倚重,还时时弄得人家不爽,这无疑将自己的退路都断了。
与外戚交恶。詹事窦婴,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侄儿,晁错提出“削藩”之策,朝堂之上唯有窦婴唱反调,晁错遂暗恨窦婴。
事实上,晁错那段时间得罪的人远不止这几个。他为了巩固中央政权,稳定汉朝天下,愿意鞠躬尽瘁,死而无憾。但是,不能得罪的小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君子得罪了,你的身边还剩下谁呢?
景帝三年(前154年 )正月,吴王刘濞率先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起兵叛乱。同月,胶西王刘印、胶东王刘雄渠、苗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先后起兵响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一时汉家天下烽烟四起,景帝感到自己的龙椅坐得不是很舒坦了。
吴楚七国起兵不久,吴王刘濞发现公开反叛朝廷毕竟不得人心,就提出了一个具有欺骗和煽动性的口号,叫作“诛晁错,清君侧”。这样,早已和晁错结了八辈子仇的袁盎通过窦婴的关系跑到汉景帝面前私献退兵良策:“七国”起兵,只为晁错,诛杀晁错,“七国”自然退兵,到时候 ,天下还是您的天下,百姓还是您的百姓。
到了这节骨眼上,汉景帝全然忘了自己的“削藩大业”,哪还顾得及往日君臣契合?稳定压倒一切,金銮宝座压倒一切,只要能让我这皇帝照当,管你晁“错”也好?晁“对”也好。杀吧,舍卒保帅,游戏都是这么玩的。
于是,一道密诣传到中蔚手中,腰斩晁错于长安东市,是年晁46岁。
晁错被诛,“七国”之兵并未偃退。景帝知道自己上了“洋”当,枉杀了一个能臣、忠臣,一个千古难得之治吏,但悔恨来得太晚了,于事无补。最后幸得周亚夫临危受命,立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彻底击败了“七国”之兵,粉碎了叛乱阴谋。
晁错被腰斩,固然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其以天降之才落得如此惨绝结果,也许与他的书生个性有关。《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这样四个字:峭、直、刻、深。峭者,严厉也;直者,刚直也;刻者,苛刻也;深者,心狠也。这样一种性格的人,官场是不会笑脸迎迓的。
政治斗争,历来惨无人性,充斥着机诈,残忍、嫉妒、仇恨,一味正直前行的人,往往会被这台恶魔般的机器碾成齑粉。书生与政治,中间永远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