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首度推出,至今已历时5年,上榜的作家年年不同,身价数字却年年提升,大有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之势。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即2010年11月15日,“2010中国作家富豪榜”公布,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分别以2500万元,2300万元,1950万元的版税收入成为当年作家富豪榜的前三名。当时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各界对此褒贬不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甚嚣尘上的话题似乎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地淡去,然而这种浮华背后深藏的狂浪仍旧一次次的侵袭着当今的文坛,喧嚣过后形成的波澜依旧一次次席卷着社会主流意识。
什么时候,我们对金钱的崇拜,对财富的炫耀,从抗拒、抵制、批判,演变成麻木、沉默、包容,进而演变成今天追求、向往、张扬,以至于作家还要冠之以富豪之名?
什么时候,我们对名望的追逐,对利益的占有,从羞耻、排斥、谦抑,演变成日常、普通、合理,进而演变成今天的彰显、崇拜、膜拜,以至于作家还要登之以富豪之榜?
记得哲学大师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人心灵充满了日新月异,与日俱增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制。”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是否真的能像温总理所期盼的那样脚踏实地?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又能否像康大师那样敬畏心中的道德天际线呢?
诚然一纸“中国作家富豪榜”并不能说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已经日常化、合理化、漂白化,但是如果加上“宁愿坐在宝马车中哭泣”的豪言壮语,加上郭美美的网上炫富,加上卢星宇的少年得志,加上“京城四少”的无边风月呢?
或许随着时代的变更,观念也应该改变,但这种改变应该是社会文明的进步,而非个人心灵的扭曲。
或许勇敢的表达对金钱的热爱,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但这种进步应该是建立在社会公平的竞争机制之上,而非某些人的暗箱操作。
或许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本能,但这种本能应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而非部分人的跨边踩界。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市场经济,大众消费,价值重估的时代,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纵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理由。当这些正肆意侵蚀着社会良知,扭曲着主流价值,伤害着世道人心的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法治的健全,政府的调控,价值的引领,更需要道德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