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5日,君山法院召开了新年第一次涉诉信访工作调度会,院领导李卫东、刘柳、余百灵和相关庭室负责人以及相关案件的承办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除了总结前一个月信访工作以及对本月工作进行部署,与会人员还就2011年度全院息访息诉经典案件进行了评选,经过认真的讨论,梁某与彭某、王某、中国财保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李某诉孙某故意伤害案等十个案件被评为“经典”。
涉诉信访是个“难题”,“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在于“案结事了”,而且“了”得漂亮、利落。这些经典案件,有些已经通过我们的网站报道过,有些则寂静无声地尘封于案册、“躺在”档案室里。俗话说要从经典中思考经验,因此,我们择选了几个案例,整理出来,以期能有所思而有所得。
案例一
快,了却232名职工的“薪”愁
2011年11月15日一大早,君山法院立案庭里就炸开了锅,“几个月冒发工资了,一说就说公司冒得钱”、“堵厂门、上访,不是实在冒得办法我们也不想这么搞”、“后来干脆对我们避而不见,那是我们的血汗钱!”……十几名当事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情绪越激动。他们是岳阳霈腾鞋业有限公司的员工,代表232名工友,拿着君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岳君劳仲字(2011)12号仲裁调解书,来法院申请执行霈腾鞋业,要求其支付职工们8月和9月份的工资,合计50余万元。
岳阳霈腾鞋业有限公司是君山区一家台资企业,因为资金周转困难临时歇业。公司歇业不要紧,却苦了员工,不但要为生计和未来担忧,而且连早前拖欠的工资也迟迟拿不到手。远忧尚可缓,近忧正堪愁,员工们都是靠工资吃饭,要养家糊口,拖欠的工资对他们而言太重要,拖拖拉拉他们耗不起,一时间,社会上也众说纷纭,有的说霈腾的老板欠债外逃了,有的说霈腾鞋业倒闭了,而这无疑更加触动了员工们的情绪,所以在多次讨薪无果后,员工们群情激愤,围堵厂房,并且集体到区政府上访。
经过多方努力,君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了裁定,于是,员工们拿着仲裁书来到君山法院要求执行。
了解情况后,君山法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当天就立了案,并且在当天作出了(2011)君执字第192-1号、192-2号执行裁定书,冻结了被执行人岳阳霈腾鞋业有限公司的银行账户并查封了其厂区内的所有财产。
“君山法院的效率真的高啊!”、“看样子不假,有希望了”、“这下我终于可以把心放一放了”……原本挟着怒意、揣着不安的员工代表们终于露出了笑脸,一切手续办妥之后,他们放心地离开了法院。
办案法官通过调查走访,深入了解案情及产生纠纷的原因,了解到霈腾鞋业的产品是有市场的,销售也不错,只是由于该厂老板经营不善,出现了资金断裂,导致原材料供应不上,而该厂老板也无心再在此地经营生产,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让厂倒闭,虽然拖欠工人的工资可由查封该厂资产变现兑现一部分,但还是会造成当地社会的极不稳定,因为这些工人不但需要兑现全部拖欠工资,更需要就业。就在这时,被拖欠了原材料的债权人也纷纷要求起诉。了解到这些情况,办案法官不是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能动司法,主动与工人代表协商,与区劳动部门、工信部门一起研究对策,最后大家统一了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引进一个有经营头脑、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接手濒临倒闭的霈腾鞋业,是完全有出路的,不但可以解决拖欠工资和工人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引来了从事房地产业且有过经营鞋业经历的周老板,情况很快就有了转机,霈腾鞋业起死回生,工人也体谅周老板困难,给予了他大力支持。
通过办案人员的协调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促使本案在一个月即和解履行完毕,了却了232名员工的“薪”愁。
案例二
工作到位,就能事了人和
李某是君山本地人,2008年12月13日,他在搭乘邓某驾驶的摩托车时发生交通意外,摩托车与杨某驾驶的小车相撞,致使李某受重伤,被鉴定为三级伤残。李某受伤,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他的伤残无疑使家里未来的生计堪忧。2009年4月,岳阳市交警支队君山大队作出了事故责任认定书,在事故中没有责任的受害人李某希望能够通过赔偿款缓解家中的困难,然而,李某提出的一百多万元的赔偿让事故责任人邓某和杨某难以承担,因此三方就赔偿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始终没能达成协议。
由于迟迟得不到赔偿,李家人曾到岳阳市交警支队君山大队闹事、起哄,并多次到区委政法委上访。最后,李某选择了法律途径,来君山法院起诉邓某和杨某。
“接到案子,我们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一方是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提出要一百多万的赔偿,一方则是家境贫困有心无力,双方困难重重,结症也在这里。所以我们先反复告知李某诉讼风险,让他清楚法院不是万能的,诉讼风险是需要作为当事人的他自己承担的。然后,我们积极地尽一切可能地去做事。”办案法官如是说。
那么,法官们做了什么呢?首先,采取先予执行的措施,执行到位3万元赔偿款,用于原告李某的治疗。其次,通过向君山区委政法委汇报,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并与乡镇沟通,解决了受害人李某的低保问题。第三,在给予受害人适当生活救助的同时与医疗保险机构协调,争取落实大病救助等政策。第四,积极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做通被执行人家属的思想工作,最终使被告的家属拿出18万与李某达成和解协议。
李某说他打心底里感谢君山法院的法官们,所以在后来的民意调查中,作为受访对象的他给君山法院打了“优”,他说:“他们做的工作,实实在在、兢兢业业,我们当事人都听得到、看得到、感受得到,我信服他们,好!”
案例三
一房两案四家人扯了八年皮 终于清了
2011年8月29日,老赵终于不用再为房“纠结”,他握着办案法官的手说:“我可以和那套房子说‘拜拜’了,也不用到处去上访了,谢谢!”
老赵的烦心事因“房”而起,时间可以追溯到8年前。2003年4月,老赵相中了钱粮湖镇振兴路的一套房子,随即花5万块钱向房子的开发商同时也是亲戚的严某买下此房,6月份老赵顺利拿到房产证,正当他欢欢喜喜准备装修新家时,情况却斗转直下,半路杀出个“房主”曹某某,这下犹如晴天霹雳,震散了老赵的迁居之梦,震出了他长达8年的“争房”之旅。
原来,早在2002年,严某因为拖欠工程款被工程承建人曹某告上了法庭,包括老赵购买的房子在内的5套房子都被查封了,然而严某隐瞒了这一事实,仍旧将这些房子出售。而在老赵买房3个月后,也就是2003年7月,曹某把以严某欠其工程款为由自己强占的一套房子卖给了亲戚曹某某,曹某某一家很快入住“新家”,而这套房子就是老赵买下的那套。
一房两主,如何是好?赵某于2008年7月向君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曹某某归还房子并予以赔偿,最终法院也判决支持他的诉求。可是,曹某某也以“房主”自居,拒不执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情陷于胶着,老赵无奈之下,只好上访,几年间多次到区政法委、市政法委、市信访局上访。
“这个案子,错综复杂,不但当事人纠结,我们办案的也纠结。”案件承办人如是说。他们也记不清找当事人调解了多少次、找了多少人、去了多少部门,终于,通过反复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还通过当事人的亲属和当地政府做工作,终于让双方当事人放弃部分权利,赵某同意在补偿其5万块钱之后放弃房子的产权,交由法院处置,因此,就有了本文开头一幕。
编后:元月11日,君山法院党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2011年度息访息诉经典案件的评选结果,付小勇院长说:“敢于拿出来评选,表明我们经过努力,把案子都拿下来了,这是来之不易的,说明平时工作做了很多,付出了努力,就应该鼓励。”他也表示,追溯涉诉信访案件产生的根源,办案人员的责任心和处置方式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从一个个经典案例可以看出,但凡经典者,相关办案人员无不有几“心”:办事有良心,不偏不倚;调查有细心,一丝不苟;调解有耐心,设身处地,总而言之,是将心比心、苦口婆心,以一片赤诚之心,终于化解了一场场纠纷,成就了一个个经典。
2011年已经过去,经典的案件也已成为过去,我们记录它,在于思考和对经验的整理。2012年刚刚来到,化解纠纷、维护公平、促进和谐,我们任重而道远,何以向?唯以“心”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