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是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不是富豪和明星的专利”
2002年2月,在首钢工作的厉莉向中华骨髓库提供了造血干细胞样本。2007年4月,厉莉接到中华骨髓库的电话,得知造血干细胞与身患白血病的上海女孩小颖配型成功,正准备结婚的厉莉决定捐献自己的骨髓,来挽救这位素昧平生的女孩。当年9月,小颖手术成功,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2008年7月,厉莉进入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成了一名法官。入职9个月后,厉莉再度接到小颖家人求助的电话,原来,已经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小颖突然病情复发。当时已经31岁的厉莉毅然放弃了怀孕的计划,瞒着同事和父母,在丈夫的陪同下飞赴上海二次捐献骨髓。
二次捐赠是国际医学界至今都没有定论的禁区,厉莉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但她说:“这个世界上我是唯一能帮助她的人,所以无论怎样也要试一下”。不幸的是,二度接受厉莉捐献的骨髓53天后,小颖因并发症去世,这成为厉莉平生最大的遗憾,也成为她继续传播爱心的动力。
“用心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用爱化解当事人的矛盾”
在厉莉的感染下,房山区法院的法官们自发成立了“厉莉爱心团队”。2011年,厉莉当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成为北京“爱心公益事业形象大使”。厉莉带着她的爱心团队,在北京18个区县进行“爱心故事”巡回宣讲,上百场宣讲,上万人聆听,将爱心的信念种植到更多人的心中。
在房山区法院院长蔡慧永看来,法官是一个良心职业,如果心中没有爱,很难把这项明断是非的工作做好,而厉莉通过自己的工作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从进入法院工作至今,厉莉先后在立案庭、民二庭工作过,但无论是立案工作还是审判工作,“用心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用爱化解当事人的矛盾”一直是厉莉不变的信念。虽然独立办案不到两年,但厉莉已经审理了500多起商事案件,无一错案、上访或投诉。
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后,不少当事人见是厉莉为他们审理案件,经常主动达成调解协议,有的当场就执行了。他们相信,一个有良知的法官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值得他们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