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化活动
网络时代人民法院如何处“变”不惊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3-05-31 16:09:51 打印 字号: | |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公开,越来越多的社会评价直接指向了过往让人产生神秘感的司法领域,我们的法官个体、我们的审判程序、我们的庭审结论,常常不经意间被晒到了网上,推至舆情的风口浪尖,很不情愿却又很无奈地接受着公众的评判和拷问。无论是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站在法治建设的维度,应该说这既是一种态势,也是一种必然。因此,如何尽快顺应形势,适应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已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大全新课题。

  遵循法理,固本强身,这是降低网络风险的最初防线。网络舆情因为网络平台的虚拟性,是非难辩,曲直难分,又因为其传播速度快捷,传播成本低廉,让人猝不及防,防不胜防,瞬间即成围观。根据近些年网络上有关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热词、热帖分析,人们的关注重点大多集中在个案的处理结果与法官的自身素质上,诟病我们司法体系的议论并不常见。因此,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从程序上牢牢把握好每一个阶段,从实体上不偏不倚作出公正裁判,这是我们确立社会公信力,重构健康法律体系,重拾法官自信心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在提升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真正忠于党的事业、忠于宪法法律、忠于人民利益的精良队伍,风清气正,磊落无邪!

  积极互动,冷静应对,这是平息网络围观的有效途径。由于法院工作的自身特性,特别是法官队伍的职业要求,一直以来我们都不习惯网络这片“江湖”,很多时候视之为洪水猛兽,犹恐避之不及,于是,一当出现网络舆情,我们不是焦头烂额无所适从,就是手忙脚乱自乱阵脚。根据业内权威人士总结,一般情况下,一个帖子发到网上,48小时内是最为关键的时段,如果能够在这一期间进行回复、解释、互动,其积极作用远远要大于此后的亡羊补牢。本来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处置不当,耽误了最佳的“灭火期”,结果炒成网络事件,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精力浪费,这样的案例多不胜数,教训深刻。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网络而不是惧怕网络,适应网络而不是回避网络,驾驭网络而不是被网络驾驭,遇到网络舆情,冷静应对,主动现身,积极互动,合理解释,即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遮遮掩掩,用事实说话,用依据说话,用态度说话,若如此,最纠结的网友也会在你的真诚面前偃旗息鼓。

  健全机制,科学管理,这是构建网络和谐的远景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强调了“依法管理网络”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网络文化发展、网络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基于此,人民法院应该积极投身网络规范化管理与有序运行的制度建设中来,不仅要从司法层面彰显自己的身份认同,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同样要从内部机制设计上健全配置,加强管理,高效运行,并通过不断完善与提高,达到构建网络和谐的目的。
责任编辑:舒丽莉

下辖法院

平江县法院 岳阳县法院 华容县法院 湘阴县法院 临湘市法院 汨罗市法院 岳阳楼区法院 云溪区法院 君山区法院 屈原管理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