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让洞庭湖边的这座小城闻名,也当然成为巴陵古城的名片。如今,宽敞的街道,清新的绿化,闲适的生活,美味的饮食,让这座历史古城焕然一新。随着发展的步伐,古城的名片日渐增多,每个辛勤劳作的岳阳人,各行各业的文明新风都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这座城市,担当起城市新名片,让这座城市更鲜明、也更立体。而这当中也有着你不知道的,法官一二事。
众所周知,城市建设发展总会存在各种问题和难题,而处在矛盾纠纷一线,解决利益纠葛的就是法官。很多人羡慕法官手中的权力,羡慕法官手持法槌一起一落评断是非。但揭开这职业的神秘面纱,真真实实的融入法官队伍,你会感受天平与法槌赋予的重担与责任。
与其他行业的人们一样,法官只是个普通人,有细腻的情感,有内心的追求。但不同的是,身着法袍的法官却承受着超乎寻常的压力。也许有人会说,法官有什么难,对着法条,法槌一敲不就了事。但事实远不是如此简单。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与西方国家的契约社会有很大不同。这就意味着有些矛盾不能以案办案,简单判决,要尽可能兼顾法、理、情。不能让当事人因为一个矛盾纠纷,有时甚至是误解,就恩断义绝,不相往来,这实在得不偿失。而诉讼中的当事人顾着替自己出气,可能无法顾及。身为承办法官却不能这样。当事人想到的、没想到的后果,承办法官都要尽可能替双方考虑周全。法官不仅要审结案件,更重要的是化解矛盾,修复失衡的社会关系。
了解法院工作的人都知道,法官苦,苦在没人理解,苦在老百姓对法官职业的误读,苦在法官虽手执正义之剑,却生活在世俗人情之间。面对苦处,法官们不能辩解,只能用更多的精品案件来说话,用更多的定分止争来改变公众感观。为了坚守这份平凡而艰辛的职业,他们废寝忘食苦学业务,加班加点研究案件,带病带伤坚持工作,身陷误解坦然面对,顶住压力固守原则。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随着岳阳城市的发展,法院在不断改进工作措施,立足审判,努力为大家庭服务。为了方便群众诉讼,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村支部、学校开庭,纠纷地化解矛盾;为了服务企业发展,他们快审快执,解除企业生产后顾之忧;为了让群众打得起官司,他们为困难户缓、减、免诉讼费,设立救助金,帮扶困难群众;为了群众及时了解新法新规,他们闹市街头、社区坊间义务宣传,建立驻社区法官工作室,以案释法;为了提高法律服务,他们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倾听民声;为了办铁案、精品案件,他们规范审判管理,严格绩效考核;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他们信息化审判流程,动态监督案件办理;为了提升司法透明度,他们全程开展庭审直播,审判文书全部上网,官方微博实时发声;为了帮助社区调解,他们倾囊相授交流经验;为了兑现胜诉权益,他们节假不休四处奔波,甚至自掏腰包帮助当事人渡过难关;为了服务稳定大局,他们积极提供司法建议,辅助建立规范标准。
每次面对各种案件,他们深知不仅要分清是非,更要的端正天平,切实保护当事人利益,维护司法权威,服务岳阳文明社会的大发展。也许现在的法官们做的还不够尽善尽美,法律服务还有上升的空间。但请相信,身处岳阳大家庭,他们一定会更努力,用更专业的职业能力,用更优质的法律服务,用更多的精品案件让社会大众改观,让群众在更多的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让正义可看、可感、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