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化活动
清明杂谈
分享到:
作者:姚华平  发布时间:2014-04-08 09:40:58 打印 字号: | |
  清明节在中国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节日之一,相传其俗起于西周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古时清明节并非一天,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唐代以前,先人还有过上巳节、寒食节的传统。因上巳节、寒食节日期与清明节相近,唐以后上巳节、寒食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上巳节祭祀先人、禳除灾异,寒食节冷食禁火的节日习俗却让渡给清明节并延续下来了。今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大多只看重清明节的祭祖扫墓,其实“祭扫”只是清明的一项并非主流的活动,清明节历来沿袭下来的真正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风俗尚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           

  《论语 侍坐》中有“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句,描写的就是古代上巳节人们的活动情形。暮春即相当于阳历的4月份,具体而言,上巳指的是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三月初三。古人在这个时期干什么呢?孔子弟子曾点所说的上面的话很有代表性,即与志同道合者相约到野外去春游踏青、沐浴春风、亲近自然、吟咏歌唱…谁说孔老夫子是一幅酸腐形象?他对他的弟子曾点的生活情趣就很是赞同欣赏。

  再如晋代王羲之在其书法名作《兰亭集序》中开篇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文中这些文人雅士在“暮春之初”聚集在一起干什么呢?答曰“修禊事也”,何谓“禊事”?禊是古代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今人早忘了三月初三还是历史上的一个节日,但对这个节日的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却很重视,那就是在三月初三这天一定要吃荠菜煮鸡蛋。宋代辛弃疾写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杜牧笔下的清明清新中却透着些许郁闷情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羊士谔的诗句“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却象国画写意般的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这天走出家门,到郊外折柳、踏青的情景。宋代文豪欧阳修在《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这首词是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繁华热闹景象,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全词构成一幅壮美的西湖游春图。宋代另一位诗人吴惟信的诗作“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同样让我们百读不厌。

  除了踏青,古人还喜欢在清明时节在郊外放风筝,这一习俗在诗词中也多有记载。国人在小学阶段即学过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鸢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该诗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了,其中的纸鸢指的就是风筝。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还有关于风筝的诗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可见古时候风筝已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清明时节青年女性的一项娱乐活动“荡秋千”。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在其词作《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中写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词作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词人漫步在这暮春时节,走在墙外的小道上,看到墙里有人荡秋千,不时传来佳人银铃般的欢笑。该词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转眼又是一年清明时,现代人们除了在清明节祭祖扫墓对先人“祭之以礼”,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外,不防效仿古人约上三五好友远足郊外,踏青折柳,放放风筝,荡荡秋千,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以便假后更好的投身工作之中。
来源:中国法院网华容频道
责任编辑:舒丽莉

下辖法院

平江县法院 岳阳县法院 华容县法院 湘阴县法院 临湘市法院 汨罗市法院 岳阳楼区法院 云溪区法院 君山区法院 屈原管理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