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从咿呀学语开始,就算得上是与读书结上缘了。然后是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等人生的不同阶段,可以说读书陪伴着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如此等等,都在告诉人们,读书的重要性。
坦言,说起读书,我更多的是把它当成闲暇时的一种消遣,并未熟谙读书之道,在此只是谈点肤浅的体会。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周恩来同志少年时就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读书要有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的海洋是无穷尽的,我们不可能成为无所不知的圣人,哪怕你是最有名的专家或者学者,其知识储存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我们这里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哪些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知识?哪些是我们应当具备的知识?哪些是我们可以了解的知识?要有所选择地读书,确实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为适应工作需要更应带有针对性、目的性读书,把读书当成一份责任,一种义务,如我们在政法部门工作的人,只有平时多读一些与业务相关的法学方面的书籍,才能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提高办案能力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也要有兴趣。读书的乐趣是把它当成爱好的情况下产生的,只有返璞归真,读书才能成为精神生活的需要,一旦成为死读,就无从体会个中乐趣,变成一种苦痛了。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也是很难学有所成的。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使人废寝忘食;兴趣,使人执着而愿意付出努力。人一旦对某种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会竭尽全力投入到从事这件事情的活动中去。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我们的高考也好,国考也好,职业资格考试也好,都无数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有思考,读死书与死读书都是不可取的,读书就要学会思考,这样死书才能读活,才能读之有益。[德]亚瑟.叔本华说过,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就好象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以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而自己思索得来的真理,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确确实实为自己所有。因此,读书不但要学会思考,还要勇敢地走出书本,勇于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读书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的读书行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
书,如一杯芳香的琼浆。读书能让这甜美的汁液渗入血液,洗涤与青春品质不相容的杂质。书,如一个耀眼的路标。读书能让这清晰的路标照亮前程,引导你不去失败的地方。书,如一位和蔼的巨人。读书能让他驮着你奔向前方,放眼便能望见大千世界。在文化之域中漫漫苦旅的余秋雨先生满怀凝重地写下这样一句妙语:书籍是精神的巢穴,是生命的禅床!
书香崇德,文韵修身。现在读书已经“现代化”了,很多的知识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尽收眼底,比起传统的看书方便多了,我们更要认真读书,更要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丰富我们的知识和人生阅历的最好方法。读书吧,书籍人生的一个最忠实的伴侣,她会带你进入人生最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