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上旬,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发生了一件让人深受感动的事情。一栋七层居民楼房出现险情,所幸的是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该楼凌晨一楼墙壁出现裂缝,多亏一楼承租户姬远奎夫妇发现情况不对,本着一颗朴实的善良之心,夫妇俩半夜叫醒了整栋楼的住户。众邻居下楼后,有人察看裂缝后以为问题不大,于是陆续回家继续睡觉。姬远奎夫妇仍觉心中不踏实,再次细看发现裂缝在变宽变长且伴有水泥块下掉,俩人果断地再次将众邻居叫下楼。半小时后,整栋楼房坍塌了,68位邻居无一伤亡。夫妇俩的善良之举挽救了68条性命,他们也获得了中国好邻居的称号。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民事法官之所以对这件事情感触良深,是因为最近笔者承办了两件与邻里之间如何相处有关的案件,一件是相邻权纠纷,这件案件已经开庭审理,暂时还未下判,一件是相邻损害防免纠纷,最近才立案。
先说说相邻权纠纷吧,原告本系一金融机构退休老人,被告是本地建设系统的中层骨干,按说原、被告都是有素养的公民,可一涉及到利益之争,都不能心平气和的理性沟通,一件本可协商解决的事情,最后却非得对簿公堂。事情起因再简单不过,原告建房在前,管线安于与被告相邻一侧,原告虽已预留相邻空间,但已将围墙建好;被告建房在后,也留出相邻空间,但由于设计原因,原告不能进出该相邻通道,被告进出通道却无虞。原告以需要维修管线为由,在自己一侧已建好围墙上开一侧门以进出通道,被告恼火原告当初在被告建房时刁难被告,以原告开侧门会让被告面临失窃风险及隐私权得不到保障为由,将自己业已留出的通道用砖砌死并堆放杂物,让原告进出通道维修管线目的不能实现,双方因此成讼。再说说第二件案件吧,原告本系一残疾人,用多年积蓄在集镇购买了一栋三层私房,购买没多久,被告即在与原告相邻空地建筑一栋四层楼房,被告地基紧邻原告,因施工不当,导致原告楼房基础不均匀沉降,墙体出现裂缝,并鉴定为危房,需整体拆除。原、被告为赔偿事宜亦闹得不可开交,经当地综治信访及调解委员会调解久调解不决,最后也不得不诉之法院。
第一件案件中原、被告能够做邻居本是缘分,但因为互不相让,双方本可协商解决的相邻纠纷却最终矛盾升级,火药味越来越浓;第二件案件中被告认为原房主侵占了被告地基,于是建房时并不留出相邻通道,却不知一时疏忽导致因地基相邻太近最终给后来的购房人即原告造成了损害。
通过上述正反两方面事例印证了相邻关系确实太重要了。中国关于如何处理相邻关系的俗语太多了,诸如“远亲不如近邻”、“行要好伴,住要好邻”;关于如何处理相邻关系的典故亦有很多,诸如“孟母三迁”的故事,诸如安徽桐城“六尺巷”“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信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故事。这些俗语与典故凝聚了中国先人的智慧,对当下人们处理邻里关系亦不无借鉴作用。
今天的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与历史上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不同,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法治经济,法律是社会运行的主要规范,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还是要继承发扬。现在的邻里之间大多忙于生计,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也没有建立基本的信任,大家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平时这样相处,如无事故灾难,倒也相安无事,如果发生本文开头的事故,这样处理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让我们为姬远奎夫妇的善良之举叫好,让我们呼唤邻里守望相助精神的回归,希望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