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在奔向死亡,这个规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我们的生命在一点一点地剥落,在活着的过程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意义、生存目的、生存信念,每个人为自己的梦想和信仰而热情地活着,并且发光发亮。
当今的中国,政通人和、百业俱旺。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注定我们要肩负起与时俱进、创新图强、不断赶超、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和时代重任!“天下之事成与梦想”,作为法律人,我们都有梦想,即终生为守护公平与正义实现法治中国梦而奋斗。当法治中国梦照进现实,一代法官的成长注定是艰辛的,正像中国法治化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样,会有种种障碍。邹碧华同志用他充满激情的47个年华践行中国的法治梦想,他是伟大的,他是无私的,他是永远的。他去世的那几天,我的微信朋友圈里被法律人对他的追思、缅怀刷屏,也就是在那几天,我在思考。
我曾迷茫、不知所措,在一天一天的嬉笑里,时间在一天一天消逝,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着装越来越好、各方面配置越来越高,可我们的理想呢?我们的激情呢?我们的那股闯劲呢?哪去了?你是否无数次这样扪心自问?你是否无数次内疚于心?你是否无数次在悔恨中苦恼?其实我们都清醒地知道,它们从未离去,一直在我们的心里,支撑着我们作为“法律人”。可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不从今天开始,我们则愧为法律人,我们也愧于站在这里。一人逝去而众人哀,不唯哀斯人早逝,亦哀法治之多艰,这是一位律师对邹碧华现象的解读,更是对我们法律人的期盼,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对推动依法治国的期待。邹碧华说“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会完美一点。”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法律人能让自己完美一点,那么整个中国的公平正义体系就会更完善一点。
参加工作六年了,我从一个懵懂的求知者成长为一名司法工作者,实现了我人生的一大理想。我认为法官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我选择这份职业是源于对法律的信仰。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信法、守法的深厚土壤。一个国家没有法治信仰,一个社会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法虽立而难行。只有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意识,让法治在人民心中生根,法治才能在社会有效运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应该相信,信仰能给行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迷惘的时候它能及时地闪烁光芒指引方向。然而信仰是一种无需衡量也无法衡量的东西,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你一旦选择就追随终身的东西,哪怕这条道路上荆棘密布,哪怕一路上孓然一身,也要坚定地走下去。正如诗人叶芝为自己所作的墓志铭所说:“对生命,对死亡,投上冷冷的一眼。骑马者,向前!”
最后有一首诗,既是缅怀前辈,更是激励我们。
你来了,留下那抹微笑,如寒风中的暖霞,我也笑了;
你走了, 带走那股执念,如不听话的孩童,我才懂了;
未曾谋面,你却走进千万人的心中,并生根发芽;
未曾交流,你却日日夜夜谆谆教诲,并从不停歇;
那阵清风呢?它掠过海上,我在寻找,那是学习的力量;
那腔热血呢?它拂过江边,我在感叹,那是理想的光芒;
那种勇气呢?它停在天上,我在反省,那是倔强中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