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先生的《边城》,给人一种宁静感。遐想中,我无数次徜徉在这湘西美丽的“桃花源”。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风雨,或许生活仍将在平淡中继续。那刚刚萌发的爱情,或许还会在曲折中前行,继续谱写出要么甜美,要么凄婉的歌谣。然而就是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 —祖父。或许故事中爷爷就是为这里的渡船而存在吧,所以当渡船被冲走时,作者给予了他们俩相同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总会有消亡,也总会有继续。如老船夫的渡船被冲走,新渡船又会出现。亦如继承了祖父遗志的小孙女一样,仍然在做着摆渡人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连纯真的爱情也只是刚刚萌发,而没有如炽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岩石,小船;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还有那生长在岩缝中的虎耳草。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 ,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看起来简洁,甚至有点单调,但却是生活的真谛。它们沉淀了恢弘沧桑,沉寂了凄婉的悲壮。故事的开始与结束都围绕着小溪,因此,小溪也有了激情的生命。它孕育了勤劳的茶峒人民,也让渡船有了存在的意义。
读《边城》,是一种享受。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湘西风土人情,每每读起便会让人们不由自主的产生向往之情,有时又会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span>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浑浊、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难怪当今的人们向往农村那种恬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向往。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通道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虽然是那样的便捷,可人与人的沟通、交往却是那样的艰难,时不时的还多多少少夹杂了些铜臭味。
在《边城》,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以及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 小船在溪水中往来横渡,乘船过溪的人们不需交纳任何费用,即使他们过意不去,霸蛮丢下几个铜板,摆渡人也是断然不会收的,他还会很认真的对过渡人说:“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是的! 茶峒还在,只是茶峒里的人变了;茶峒的山水还绿,只是渡口的船飘逝了;茶峒里的白塔还立着,只是经历了一场暴风雨,那重修而成的不再是曾经的白塔了。我还在关心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是否回到了茶峒......
一切的发生,结束,留下的是淡淡的物是人非,或许,物也非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