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江法院,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是法官,却拥有与法官同等的审判权利;他们不穿法袍,却时常活跃在审判席上;他们站在法官身后,却依然散发着“主角”的光芒。他们就是殷殷为民情的“编外法官”——人民陪审员。
致力“发声” 提高陪审自信
118名人民陪审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大部分法律基础薄弱,业务知识不牢,这必然导致陪审自信心缺乏。平江县旅游局干部廖洪鸣是法院的陪审“元老”,已有七年的陪审历史。他告诉记者,自己参审能力的提高除自身苦学钻研以外,与法院的系统培训、授课、经验交流离不开,记得第一次坐在审判席上时,手心冒汗,陌生的法言法语令他茫然不知所措,像头次进学堂一般。
就如何加强陪审员专业培训、如何提高陪审员参审能力,平江法院近几年想方设法谋实招。在组织开展系统培训的同时,针对陪审员学历、工作经历等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分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进行专业培训,并每年组织召开人民陪审员工作座谈会,加强业务交流。此外,庭审观摩是该院提高陪审员业务水平的又一亮招,通过切身聆听、零距离接触,增进人民陪审员对审判工作的深入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声”。
有位有为 正确行使权利
在其位,谋其政,人民陪审员肩负维护法治和传达民意的使命,是法院审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参审案件数最多、连年评为“优秀人民陪审员”的余崇高,在被记者问到因何对这一编外职业充满激情时,他回答:“因为我是人民的陪审员,我在行使人民赋予我的权力。”对于未成年人案件,余崇高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如何在法理和人情之间找寻平衡点等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多为偶犯、初犯,他认为要重在教育、感化、挽救,而非以惩罚为主。每次参审此类案件,余崇高都会细致、耐心地进行法制、亲情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悔过自新。能为迷途的孩子做点事,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化解纠纷 架起司法连心桥
人民陪审员来自老百姓中间,熟悉社情民意,与法官相比,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在民商案件调解过程中,陪审员能发挥亲民、忧民优势,主动协助调解,使案件得到更快更好地处理。
2016年1月,一起因打禾引起的健康权纠纷令法官头疼不已。原告吴某系聋哑人,收割机收禾时与同为邻居的被告胡某、彭某产生误会,引发纠纷,造成三人受伤及经济损失30000余元。此纠纷经村委会、司法所多次调解均无法达成一致,便是在审理过程中,原、被告双方依然针锋相对,互不退让。人民陪审员方再生随同承办法官参与了这场调解,他抓住矛盾焦点,通过循序渐进地说事拉理,历经三个多小时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参与案件审理的法官深有感慨地说:“要不是陪审员的参与,这起案件还不会这么快解决。”
在当前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下,人民陪审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着实有效缓解了司法需求与司法功能相对滞后的矛盾。
据悉,2015年,该院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参审各类案件771件,其中参与调解结案283件,所有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人民陪审员参审率达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