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化活动
遗世独立一古松
分享到:
作者:彭小当  发布时间:2016-05-24 11:32:14 打印 字号: | |

自月田镇往东行十数华里,进入原花苗乡地段,折而向北,沿溪流而上,青山绿水翠竹目不暇接,小桥流水人家掩映其间。过白石岭,入皇帽山,远远就能看见一株形如巨伞的古松孤零零屹立在一?g黄土垒积而成的丘岗上,寂寞而厚重。

及近前,但见古松高近三丈,盖冠荫翳,树梢虬枝横逸,皮表龙鳞斑驳,皲裂龟开,沧桑之感立现;其主干直径逾米,须二人方能合抱。顶端之上有数条枝干,无拘无束,向下旁生;东面的部分枝桠,历经岁月沧桑,或已枯死,或存垂垂老矣状。树下有石碑数方,从其铭刻中可知此树发端南宋年间,距今已近千载,历经风霜雨雪而不毁,立定高山险壑而不群,古君子之风采沛然而生。时值春末夏初之际,嫩叶初上,油油摇曳,生机盎然。
    此山叫皇帽山,得名自有传说。相传汉刘邦得天下后,军师张良为勉“狡兔死、良犬烹”的悲剧,告老还乡,云游山野。刘邦念及张良忠心,决意寻其回朝倚重。当刘邦寻访至今天的月田白石村,登山后已是人困马乏,刚坐下休息,身边左右忽见远处相师山腰有一采药长者,仙风道骨,疑是张良。刘邦下令立即追赶,因走得匆忙,将冠冕遗留在白石村前山上,待刘邦等人赶到相师山腰时,采药老人已杳如黄鹤,乃命随从返回寻找皇帽。随从返回白石山腰,但见那皇帽早已化作一石,貌如冠带,“皇帽山”因此得名。

对于这一充满虚幻色彩的传说,本人无意考证其历史真伪,“皇帽山”在我的视角空间不过是一个湘北极其普通的山岚而已。吸引我眼球并引发我思考的还是这株屹立于“皇帽山”中的千年古松。

严格意义上说,这株被后人冠名为“皇帽古松”的松树算不上伟岸,自根部而上置冠顶,也就十余米高,无论是咱湘北境内的幕阜山还是大云山,高度超过它的树多了去了;就外形来说,固然虬枝横逸,苍劲有力,但是其长势呈倾斜状,远远看去器宇不昂,风度不逮;量身其主干,真正的可用之大材也就在三米以下,剩下的枝枝桠桠多为别材。因此,这样一株古松,如果不走近它,不凝视它,不聆听它,不抚摸它,你很难读懂它生命中暗含的物语。

站立古松下面,放眼皇帽山周遭,你无法再找到一株年代如此久远的古松,哪怕是碗口粗的相隔若干个世代的同科。漫山遍野灌木丛生,修竹成荫,就是不见苍松遗类。
  问诸白石村人,答曰古来此处原本多乔木,兵荒马乱之世,穷困潦倒之时,皇帽山上的树材多被连根拔起,以济时艰。唯有这株要看相没看相、要材质没材质的古松,躲过千年劫数,历尽万般磨难,得以幸存。
    遥想匆匆那年,当这株古松以一粒松子的形态落地生根,发芽助长,它肯定没有想过自己的生命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存活如此久远。但是,千百年来,它总是以一种不争不弃的姿态,低调长大,顽强生存,屹立不倒。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若它的主干当年再往上挺立十公分,也许它早就做了谁家男婚女嫁的妆具或者新居上的梁檩;又假若它的生命力因为某一年的雨水不济而放弃生存努力,也许它早就成了哪户农家猪舍的栅栏。夫唯不逞一时之勇,方可立世;不圉一时之艰,方能达命。

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株千年古松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理课。有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想着如何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其结果无外乎劳心劳力,枉费心机,稍不留神小命赔进去了还不自省;而一当遭遇些许不利,或就此裹足不前,萎靡不振,或自甘堕落,自生自灭。在争与不争的问题上,人类从来都难于把握好那个度。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学学面前的这株千年古松,立足脚下,不慕高枝,低调存在,静观大千?

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帽山上长着这株遗世独立的千年古松,是偶然,还是必然,谁能说清?手摩古松,当哥和你如是说。

来源:中国法院网岳阳县法院
责任编辑:岳阳市中院网站管理员

下辖法院

平江县法院 岳阳县法院 华容县法院 湘阴县法院 临湘市法院 汨罗市法院 岳阳楼区法院 云溪区法院 君山区法院 屈原管理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