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就像桃花盛开到瓜熟蒂落,经历了风和日丽、冷月春寒,有过稚嫩的初童,靓丽的青春和娇艳的成长期。该经历的差不多都经历过了,该是繁华过后的沉静。不再迷恋魅影香艳,不想立于风口浪尖,嫣然面若桃之成熟,思如铁之稳重。
然,心之深处,就那么甘于寂寞?不曾忆起那些“同学少年”时的往事?毫无与人分享“金榜题名”时的快感?向人“炫耀”的冲动确已荡然无存?
似乎都忘记,似乎从未经历过,必是麻木。年轮必有痕迹,岁月亦有记忆。那些曾经的“骄”,只不过藏于心底,附于脑壁,被沉重的生活压迫着,难以浮现,难以上得心头。
偶尔的同学聚会,偶尔的挚友攀谈,那些“骄傲”的往事,才会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止不住倾泻而出,在那些娓娓道来的细说中,仍能感受一番风华正茂时的骄傲。
“清清汨水,沐浴吾身,鳞波荡漾,嬉戏湖滨。渔歌高亢,渔帆缤纷,白鹭成行,朝夕无惊。”.当班主任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着我的作文时,课堂里鸦雀无声,那种“骄傲”感至今令人自豪。尤其同桌女孩送来的略带羞涩的微笑,会撩起本能的躁动,让人感觉天总是那么蓝,地总是那么绿,小草总是那么多情,仿佛身边的世界就是伊甸园,到处是鲜花和飞鸟。
当自己与年级物理尖子为一道难题争执不休,面红耳赤,而让老师裁决并得到首肯时,心花确已怒放。挑战胜利,并非好事,心里的求知欲和傲气同时膨胀,更上了一层楼。
为“整治”傲气,高考前夕,学校召集毕业班学习尖子开会,与会名单里没有自己。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后,情绪一落千丈。当年高考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
哭了。父亲说,这书不读了,这学也不考了,莫把人搞坏得。父亲关切的话,却引来我莫名的暴跳如雷。躲了,一星期没回家,母亲四处寻找,急得要疯。
这便是青涩年华,青春无常。
班主任老师几次上门,请我“复读”。再次踏进校门,已非昔日之己,其刻苦程度让乡亲们作为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然而,当冬季征兵命令传来时,毅然投笔从戎,背着父母报名、体检、考试,并以“公社”第一名招入特种兵部队。第二年即圆求学梦。
八十年代初,一个农村娃,若考上大学,哪怕是中专,都是十分了得的大事。“金榜题名”时的喜悦与激动,相邻络绎不绝前来贺喜的鞭炮,“灶里不断火,路上不断人”的情景,让你昼夜处于亢奋状态。要知道,踏进大学校门,便意味着人生命运关键性的改变,从此即脱离背朝黄土脸朝天的辛勤劳作。
青春年少,不会沾染红尘俗事,偶有青春期躁动,亦不过朦朦胧胧,亦不过流星一般。内心世界保持着儿时的纯洁和清白,是一片处子之地。记得老师曾把每个学生比作一张白纸,善良和邪恶,美丽和丑陋,都在争夺那张白纸,都想画上自己的印记。于是,便有了阳光道与独木桥之别,此在于个人之修行。
生活就像磨刀石,世事便是握着你命运的那只手。让你在那块石头上日日夜夜磨来磨去,好比一个三角形或多边形,一点一点磨去你的菱角,摸去你的性格,直到你成为溜溜的圆球。
偏偏有时又不服岁月,不输年轮。总忆着书包算盘量角器,还有泥巴球场和水泥球台;总想起那下课的钟声,那是根吊在走廊上米多长的旧铁轨,值日老师用锤子击打的声音,特别赏心悦耳;总浮现同座女孩低眉弄发,羞涩轻盈的微笑;总慕着那茂盛的青春和朝气蓬勃的风华,还有那不计后果,不思便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