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年之中,惨遭两次绝交,而且还是同一人,属于埋了挖,挖了又埋,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文章憎命达,知交厌聪明么?是啊,之所以被绝交,是因为很诚恳又很诚实地指出了朋友的错处,因为是对的,所以被绝交了。唯有无语问苍天,奈何,天若有情天亦老,所以,只好说,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了吧。
法院人,应当是理性的表率,然,人则有其情,无情则不为人,于是,感性与理性融合,一面高居庙堂,威严垂目,一面扎根基层,司法为民。用法眼去看待现实,只有主体,客体,彼此关联,威能够了,有些疏离与高冷;用情眼去看待实际,是有情众生,悲欢离合,爱恨离愁,有些投入与纠结。
有些离婚案子,一方去意已决,一方缱绻不舍,眼泪、悲欢、是非,曾几何时的执子之手,山盟海誓,统统成了满腔怨恨,要去的恨去不成,要留的怨留不下。闹到法院来,清官也难断家务事,从法,还是从情,从去,还是从留?情被框入法的圈子,曾经沧海难为水,想劝,当初为何不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有些银钱纠葛,多为熟人借贷,人情社会,抹不开情义、脸面、习俗,一言成诺,交付完毕,又或为人作保,大笔一挥,却谁料季布难逢,好事成了怨事,友亲成了仇雠。闹到法院,曾经的称兄道弟,远亲近邻,均成了咬牙切齿,愤恨难平。想说,当初何以不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有些伤人损命,追根溯源,大多一时义愤,又或气难平顺,眼红了,拳捏了,世俗情理统统抛却,只为一时之畅快。拳挥如覆水,难收难撤,事后再多悔恨,往事却只能回味。想问,当初何必不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反过来想,若非太多情难自禁,若非太多纠缠不清,又哪来法官的沥血呕心,明察慎断。然,情之所以为情,是因其不知何所起,不知何所为,不知何所终,往往难以有那么多规矩框条。一如侠客让人神往,只为其热血之所趋,瞻前顾后、锱铢算计的泯然众人唯有高山仰止,谓之不可及。
忽觉,唐代之所以雍容,也因为其大气豁达,离个婚都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还说相离之后,更莫相憎。或许,法治也需要将那种大气豁达唤醒,一如那个很有名的六尺巷,千里修书只为墙,何必又何苦。
人生无处不青山,一别两宽,各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