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饺子,下车面”是北方的一种习俗,之前从来不知道,这个习俗早已约定俗成、深入人心。
上大学前很少出远门,一方面是机会少,几乎所有的亲戚都集中在一个屯子里,所谓的探亲就是“走街串巷”。小时候,特别羡慕有远亲的同龄孩子,这样就有理由坐火车,走出这座城市,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旅游这种精神消费渐渐融入生活,当然那只是城市人的生活,作为老实巴交的乡里人,怎么舍得用自己汗水换来的钱买几张车票。所以对于出远门,一直有所期待。
终于,因为手误,阴差阳错考到了湖南。于是,“上车”“下车”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送我去读大学前,母亲包了很多饺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上车饺子,下车面”这句话,具体的内涵母亲也不甚了解,只知道寄语旅途平安。饺子是和姥姥姥爷(外公外婆)一起吃的,有几分喜悦,又有几分沉重,母亲特意留出一部分,冻在冰箱里,担心父亲在我们出门的这段时间饿坏。
四个月,不算短的时间,特别是最后半个月,几乎是掰着手指过的。父亲在车站接我,赶到家已近深夜,母亲赶紧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几个饺子摆在桌上,催促着我快点吃掉,嘴里念叨着:“上车饺子,下车面。”这个习惯至今还在我的家里延续着。
后来才知道,“上车饺子,下车面”,不止是一种习俗,影响着北方的千家万户,更是一种文化,历经沧桑,温暖着每一个游子的心。”上车饺子“:饺子是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饺字的皮儿相当于汉字“回”的外框,而饺子馅相当于“回”字的里框,就是说,一个“饺子”可以形似“回”字。远行者临行前,家人或朋友请他吃饺子,是对远行者的一种希冀,希望远行者能够安安全全,顺利归来。“下车面”:一根根面条相当于生活中的线,寓意着一种牵挂。当远行者远行安全归来,家人或朋友请他吃面,是表达牵挂的心终于放下了。
每当我踏上回家的路,坐在火车座位上或站在车尾,看着四周的一切如幻影般从眼前掠过,轨道渐渐被拉长,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着,莫名的欣喜,知道自己离家越来越近了,心里惦记着的不只是在家翘首以盼的父母,还有那碗热乎乎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