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乡间送达,碰到的都是被告的长辈。那一天,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的被告的奶奶在家,70多岁坐在破窗前缝帽子,要不是透过破窗望进去,根本都不知道家里有人。得知是为孙子借钱的事而来,老人说家里条件也不好,孙子在外欠了一些钱,窗户都让人砸破了,他们一家祖孙三代五个人都去外地打工挣钱,家里就剩她一个,早几年就想把房子卖出去筹钱还债,可没有人要。不知不觉,和老人聊了接近一个小时,老人不识字,没办法签字,但是答应一定会让人联系孙子。例行留置送达完,同行的年轻律师突然说看到奶奶这么孤苦冷清,有点不忍心。听到这话,我心头一震。
恰好第二天,与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的被告同住的是一位爷爷,我们在菜地里找到他。八十多岁的老人一听说是那起事故,便让我们回家里说。他耳聪目明,在送达回证上迅速地签了字。送达完,考虑到还有四个被告,我起身准备走,老人说还有事情跟我仔细说一说。正准备拒绝,老人微微一笑,说要是你们没有找到我呢,不是还得再来一趟。一听这话,想起昨天那个年轻律师说的不忍心,我笑了,坐下来耐心地听他从孙子出生、儿子去世、儿媳改嫁、孙子念书到娶媳妇、买车、出事故……最后,他总结,事故伤了七个人,我都一一上门去看了,他们都不起诉了,只有你手里案子的原告不要我管,说法院判多少就多少,我等着你们来呢。送 我们出门时,老人一再对于没有泡茶感到抱歉。
基层法官,接触的是普通老百姓,处理的是琐碎的家长里短,日子久了,感情便迟钝了,麻木了,目光虽平静却呆板,身体虽笔直却机械,似乎所有的事物都是习以为常,再难让心灵起半点涟漪。可那个刚入行的律师一句感慨却让我仿佛看到了五年前的自己,满怀忧国忧民之热忱,力行定纷止争之实践,心中有一团火,脚下有一阵风。惟有回归最初的自己,才能找到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当事人、对待法律的方式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