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县城12公里,一座历史古镇兀然俯卧于洞庭湖东岸,周遭境域,东宽西窄,南高北缓, 山丘夹湖汊而北走,冲流作枝状而蔓行。俯瞰寓内,山水走向形若鹿之犄角,鹿角古镇由此得名。
广义上的鹿角包括原鹿角镇所辖的鹿角乡与友爱乡,丘陵地貌为主,无高山险壑。田地广育水稻、油菜、豆类等传统农作物,今多栽种樱桃、杨梅、柑橘、香柚等经济作物。四时之内,或油菜金黄,或稻浪翻滚,或桃李斗艳,或瓜果飘香,风光无限,胜景宜人。狭义上的鹿角仅指鹿角古镇,一条五华里的扁长街道贯穿其中,上自罗家嘴,下至下街头,中有正街、外街、河街等三条街道,当年清一色的青石板铺就,平整顺溜,光可鉴人;洞庭庙、洞庭观、道姑岭、浩然亭、东岳庵、天灯岭等古迹点缀其间,山水楼相依,儒释道并尊,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鹿角古镇雏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堪称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8年),吏部伺郎韩愈路过洞庭湖,因风阻于鹿角,登岸小歇,流连忘返;明清两朝曾在鹿角设置巡检司及驿站,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改为主薄;清道光时设鹿角分县;清咸丰六年(1856年)在此设厘金分局以加强税费征管。
鹿角地利天成,自古为军事要冲。其处于湘资沅澧四水入洞庭的交汇点上,南接长沙,北扼岳阳,西瞰洞庭湖,险要自不待言。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淮南将李业进驻朗口,楚将许德勋率兵追至鹿角;宋高宗时,岳飞率牛皋等部将于绍兴五年(1135年)到洞庭湖区围剿杨幺起义,当时杨幺义军活动于鹿角湖畔一带,沿湖凿窑,下水捞鲜,小过了一段幸福时光。鹿角境内至今仍留有岳武嘴、牛皋岭、点将台、杨幺寨、校军场等多处与当年那场战事有关的古迹。可以说,鹿角的一村一落,一山一水,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掌故。
与“三田一洞”东乡不同,鹿角境内自然村落多以始迁祖命名,充分体现了鹿角人历经迁徙、无忘祖德的家国情怀。如吴伏一、曾美二、彭福四、刘仲七、贺耕九、徐文昌、杨宗太、李应宗、黄锡年、张文伯等屋场莫不如是。惟其如此,鹿角境内由来多宗祠、重族礼,千百年间香火不绝如缕。时下,鹿角人已经将家族传承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一处处气势恢宏、规制大观的文化中心和宗亲祠堂拔地而起、应运而生,形成了一道道别致的人文景观。其中,东庄村福四文化广场,畔塘而建,草木葱茏,文体功能兼备,一堵长长的诗墙风雅凝重,尽现文化底蕴;牛皋岭罗氏祠堂占地面积尽3600平米,建筑面积达1500平米,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方正庄重,彰显耕读文化本色,已为湘北地区乡村旅游的景点;与罗氏祠堂比邻的贺耕九文化活动广场更是气势恢宏,该广场位于贺耕九屋场中心龟山,雄踞全村最高处,四合院式建筑,四水归池,落落大方,集风景园林、文化设施于一体,50000平米成荫绿树掩映,2800平米主建筑宽敞明亮。人常说,乱世毁家庙,盛世建宗祠,信然。
由于历史久远,民间自多传说。留存在鹿角民间的美丽传说可谓俯拾皆是、数不胜数,这里不妨列举两则以飨读者诸君——
一,《香消玉殒绣墩岭》:绣墩岭位于岳武嘴绣花墩屋,因经年受洞庭湖水冲涮形成9个大小不等的土墩。清朝年间,当地一叶姓员外养有一女名文英,眉清目秀,玉立亭亭,从小天姿聪慧,特别擅长刺绣。草长莺啼二月天,文家小姐常坐于土墩之上穿针引线,自成风景。同村李家少年,英俊潇洒,腹有诗书,打小与文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年深日久,男女生情,文英慕李郎,李郎爱文英。叶员外得知此番儿女情长,瞧不起李家门楣清寒,遂自作主张将文英许配数十里外一大户人家为媳。文英得知此事,痛不欲生,囿于礼教之禁锢,惧于家父之堂威,决意以死明志。就在出阁前夜,文英独自来到绣花土墩,一番默念李郎后,泪如泉涌,割腕自尽。李公子闻此噩耗,肝肠寸断,万念俱灭,即自尽于家园菜圃,追寻文英香魂而去。此后,当地人感念二人情深意重,遂将文英殉情处名为绣墩岭。
二,《义薄云天九马矶》:九马矶又名九马嘴,位于滨湖村西部, 万石湖出口之北,一片突兀的山峦雄峙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绵延逶迤的山嘴向水而立。据考,宋靖康二年(1127年),徽宗被金兵所俘,钟相等农民起义领袖不堪朝廷腐败无能,纷纷揭竿而起,杀富济贫,先后攻克七州十九县,后偏师东洞庭湖鹿角一带。靖康五年(1130年)至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旨镇压钟相,双方交战于滨湖村万石湖口,奈何寡不敌众,钟相全军覆没,激战中钟相自己的座骑中箭,摔下马来,一代豪雄死于乱箭。当此际,钟相的扈从八人跨马冲杀,座下八骏见主公遇难,一声长啸,齐齐跃下西岸山崖以殉难。后人感其忠烈,纪其悲壮,即以九马嘴命名此地。
是否和800多年前的那场战事有关,鹿角人向来民风彪悍,心不藏奸。其体现在语言上几无卷舌音,一句话经鹿角人口里说出来,硬生生如钢?儿打得人死;满桌人吃饭,那个声音叫得最响、酒喝得最凶、脸红脖子粗、时不时捅娘倒逼几句的人,必定是鹿角人。鹿角人多尚武,三岁小孩、耄耋老人都会几手拳脚,西番拳、铁牛破鉴、五虎下西川等拳种,华山棍、子午棍、五马破朝棍等棍术在鹿角境内拥有众多的练家子,特别是东庄村彭福四彭昆元师傅始创的庄拳更是威震巴陵,先锋村胥高屋胥靖舟师傅的金刚大练名闻遐迩,被岳阳市政府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当然,鹿角人的崇文一点也不输于其尚武。得益于通江达海之地利,物埠民丰之地给,鹿角人视耕读为生存法宝、立世铁律,机杼之声响处必有诵读声,百年名校洞天观桃李满天下。清代著名文学家、经史学家、柈湖文派创始人吴敏树先生,鹿角人也;中华书局编辑、国立商学院和济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兼《中央日报》社长刘丙藜先生,鹿角人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军队党务组长、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中将厅长、社会部政务次长、交通部部长贺衷寒先生,鹿角人也;著名经济学家李颖吾先生,鹿角人也;著名医学家潘光廷先生,鹿角人也……这一个个满含文化涵义的名字,都是天赋鹿角的人杰,都是毓秀鹿角的地灵!
文化重传承,诗联写我心。时下的鹿角人矢志于中华传统文化振兴,特别是于古诗词的创作孜孜以求、风气蔚然,一首首优美的诗篇唱吟在美丽的鹿角湖畔,将那一湖唐时的风月、宋时的烟云、明时的樯橹、清时的渔火唱成了离离骚情。2009年,诗意盎然的鹿角镇荣膺湖南省中华诗词之乡称号,自办诗词刊物《诗联小洞庭》一经付梓洛阳纸贵,谁敢说鹿角只出武夫不出文星?
风光但爱巴陵好,揽胜何必向远行?鹿角古来形要地,牛皋曾驻岳家营。一湖碧玉送归棹,万户新居享太平。衔杯合共山水醉,秀花园里听蛙鸣。
骑行鹿角,情归故里,感慨良多,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