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表述,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提法系统进入公众视野。
2016年以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逐步推行多元解纷机制、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模式、裁判文书简化样式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改革推进一年多,庭审时间和案件审理周期大幅缩短,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今年6月,岳阳楼区法院获得“全国法院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称号,相关做法受到各方高度好评。
岳阳楼区法院院长夏常凯介绍说,司法体制配套综合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是精准三分,化繁为简;精心三改,减负提速;精细三加,固本强效。“三分”是对案件审理流程进行优化,通过三级分流将案件审判元素从庭前准备程序中层层剥离出来,让争议焦点显现,无缝对接诉前矛盾多元化解、庭前准备等程序,发挥其功能;“三改”是推行裁判文书改革、创新庭前会议制度、推行法官助理制度三项改革;“三加”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固合理化保障,确保多办案、办好案的人员能得到更多实惠。
“真没想到,法院立案后50多天就拿到了判决书,以前这类交通事故案件至少需要半年。”律师杨勇拿到刘某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判决书后告诉记者,随着案件审理周期的大大缩短,他和他的同事们办理的案件明显增多。
“之所以要搞繁简分流,是案多人少等现实难题逼出来的。”岳阳楼区法院副院长廖理说,作为岳阳中心城区唯一的基层法院,近年来岳阳楼区法院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收案数从2013年的4386件飙升至2016年的14492件,案多人少矛盾尤为突出。
廖理说,所谓繁简分流,是在严格依法和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优化配置各种资源,通过建立多元解纷机制,推行类案并审、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全面提升司法绩效,切实减轻群众诉累。
6月7日上午,岳阳楼区法院民一庭审理一起此前召开过庭前会议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仅半小时就依法当庭宣判,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服从法院判决。
民一庭副庭长陈正荣介绍说,庭前会议前置庭审调查中的程序性工作,明确诉辩意见,固定无争议事实,组织围绕有争议的事实举证质证,让归纳的争议焦点清晰地进入庭审。
夏常凯介绍说,繁简分流审理模式实质是对案件审理流程进行优化,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多元化解程序、庭前准备程序、庭审程序功能,实现不同程序无缝对接,将案件审判元素在不同程序中层层剥离出来,让争议焦点脱颖而出,明确庭审目标。
据了解,自创新庭前会议制度以来,岳阳楼区法院庭审效率大幅提高,平均庭审时间大幅缩短。2016年,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周期87.3天,同比2015年减少10.7天。
“限被告李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袁某借款18万元。”这是2016年岳阳楼区法院施行新的裁判文书改革后,作出的第一例应用新裁判文书样式的判决。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判决书只有短短3页,查明事实部分简明扼要,仅有30几个字。文书瘦身幅度令常年代理民事案件的律师啧啧称奇。
该案主审法官方益介绍说,传统的裁判文书文字冗长、数字密集,缺少法律常识的人读起来常常心有所怵。2016年5月以来,岳阳楼区法院推行裁判文书简化样式,对当事人诉辩要点高度概括,在诉争事实认定上,直接确认无争议事实和诉求,对有争议事实和诉求,详述认定依据,解决了裁判文书简单罗列证据、机械堆积事实、说理逻辑混乱等弊端,简明易懂、快捷便利、情理兼容,动态呈现了“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的过程。
刑一庭副庭长肖冰峰认为,新的裁判文书既反映了事实和诉求分流的成果与过程,提高了法官文书制作效率,又符合老百姓的阅读习惯和司法需求。据统计,一年多来,岳阳楼区法院一审案件适用简化裁判文书率达到63%以上,简易案件当庭宣判率同比提高50%。
岳阳楼区政协委员赵民说,岳阳楼区法院推出的繁简分流等综合配套机制改革让各方都有受益。老百姓参与司法、接近司法、感受公正更为便利;减轻了办案人员的工作负担,一线办案人员成就感明显提高;繁简分流改革不仅提高了工作质效,也是顺应改革趋势、遵循司法规律的必然选择。
夏常凯说,岳阳楼区法院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等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全面提升司法效率,努力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更为及时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链接地址: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