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大家对过圣诞节颇有微词,一度认为中国人过洋节是对传统文化的蔑视。几年后,除了圣诞节、情人节等知名洋节已经彻底占领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市场。万万没想到,连来历不明庆祝对象不明的万圣节,也开始风行。
因为孩子学校组织活动,全家网购了一套装备,一家三口装扮成复仇者联盟里的各个英雄。当晚玩的很开心,觉得很有意思,既让孩子参与了社交活动,又增进了亲子感情。但如有人问我,什么是万圣节,哪天是万圣节,我是不知道的。
由此可知,大多数人过的并不是国外的什么节,大多数人只是在找一个狂欢理由。无论是情人节、圣诞节还是万圣节、复活节,都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让人们可以在工作生活的重压下寻找一个释放自己的空间,这也许是洋节风行的原因之一。
有许多传统人士,对这种现象很不满。毕竟我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连节气都有二十四个,难道还不够你们过的吗?然而,当每一个节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意义,当春节吃饺子、立春吃饺子、立夏吃饺子、立秋吃饺子、立冬吃饺子、冬至更要吃饺子,当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都物化成一天假或者三天假,所有的传统节日无非就是吃饺子、放假出门看人、回家睡觉,这时谁会在乎过的是什么节。
我们上一辈常常感叹,现在过节越来越没有氛围,小时候春节的热闹现在完全感受不到。其实都不需上一辈的去感叹,连我都觉得小时候的节日更有意思。清明,在父母的带领下回到老家给过世的先人们扫墓;端午,早早的看长辈在家包粽子,到了端午节那天到大街上看花车游行、到南湖边看龙舟竞赛;中秋,天气好的夜晚,一家人端几把椅子坐在院子里月光下,边看月亮边吃月饼;春节,从进入腊月就各种张罗,采购各种零食、腌腊肉腊鱼、买好新衣服,整整一个月都在盼望着新年的到来。过了小年之后觉得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气氛,催促着回家过年。除了一桌丰盛的除夕晚餐、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每年必看的春晚、守岁、十二点燃放的烟花,所有的一切都是喜悦。正月间的拜年、亲戚们一年难得一聚的串门,种种都让我印象深刻。每次提到这些节日我的大脑就会自动闪现这些画面。然而当我慢慢长大发现,所有的节日都只是一个放假的理由,节日的氛围已经越来越淡化,好多民俗最后都精简为吃一顿。比如端午的龙舟赛,觉得就是端午节的标配、必备项目,然而现在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了。再如中秋的赏月,现在连月饼都很少吃。春节也是逐步简化,工作到过年的前一天,若不是父母在家张罗,过年的团圆饭可能也会沦落到与端午、中秋一般,与平时吃饭无异只是多几个菜而已。正月间的走亲戚,因为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基本变得没什么亲戚可走动。父母辈尚有兄弟姐妹,而我们只有我们自己,走亲戚的环节也取消了。过去尚有舞龙舞狮、蚌壳精、彩船、高跷。现在学这些技艺的人不多,多的是蓬头垢面的几个人扯一块床单支几根棍子就算是舞龙了,民间艺术表演没有了。这些不光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还破坏了心中对民俗文化的期盼。。。。。。
反而洋节越来越热闹。圣诞前夜的狂欢、万圣节的装扮,即便是没有假日,也会用心的去计划。为什么要用心呢?因为可以玩啊。圣诞前夜的狂欢,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不是为了吃苹果、更不是为了吃饺子,只是为了多一点欢笑。万圣节的变装趴,不是为了吃糖果,更大的原因是可以满足自己内心的cosplay梦。这些洋节给了年轻人丰富精神生活的理由,而传统节日因为真正民俗艺术的消散慢慢沦为吃和睡的假期。
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民俗艺术的精华,北京已经开始慢慢恢复庙会,但庙会不能仅仅止于各种小吃摊。那些漂亮的玩龙舞狮踩高跷,是否可以考虑鼓励小孩作为兴趣爱好去学习,不一定要达到多高的技艺,只要能让大家参与其中,更好的体会其中的乐趣。端午节包粽子、在屋子角落放雄黄炮熏蛇虫鼠蚁、大门口挂艾叶,中秋节做月饼、赏月、赋诗,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诸如此类的风俗,从幼儿园开始带着小孩子做。让小朋友们都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文俗中获得乐趣。更加深刻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会不断涌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爱国心的培养除了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当小朋友从小了解、理解、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才会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傲,才能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