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积极响应十九大“加大全面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号召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基层法庭作为法治宣传的第一线,必将成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偷盗、未成年人涉毒、低龄化违法犯罪、儿童遭性侵等问题层出不穷,不少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学校监护不到位,社会不良因素诱导,更主要是因为未成年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法律意识薄弱。因此,扎实推进普法宣传进学校、进课堂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群体的法治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了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浓厚法治氛围是基层法庭的工作目标之一。
蓝图铺展,立定目标,认真落实校园普法活动,播撒法律火种,增加学生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法官一直在路上。总结以往的校园普法经验,校园普法应从方式、内容上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展板、橱窗、长廊、宣传栏等常见的校园文化载体,采用文字、图片、视听等生动有趣的展示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向学生宣传宪法、安全自护、权益保障等法治内容,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二是采取法官入校授课的方式开展法治知识培训,简单介绍什么是法律,重点解读《幼儿园管理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以及《侵权责任法》。结合身边真实案例,剖析未成年人身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和处理方式,在活动现场开展“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公民”的签名承诺活动,并在培训结束后组织法律知识有奖问答,调动学生参与法治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组织开展 “校园小霸王”舞台剧、故事会等文娱活动,将校园欺凌的概念、危害、校园欺凌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法律规定渗透其中。达到提升学生自身的保护意识,告诫同学们在玩闹中要注意自己的分寸,旁观者不要起哄,珍惜同学情谊,互帮互助的目的。
四是定期开展法律与你面对面的谈心活动,一对一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向学生发放以漫画形式制作的普法案例读本等法治宣传资料。
通过身体力行的校园普法实践,法官也从中渐渐意识到校园普法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法律知识输灌,而是要进行法律意识启蒙,培养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校园普法教育不会一蹴而就,而是要润物无声,久久为功,校园普法教育更不能孤军奋战,而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还有以下几点需要完善:
第一,协调融合,形成联合普法。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联合各普法成员单位如各级团委、检察院、司法部门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部门法律法规宣传和“以案释法”工作,针对特殊学生群体提供个性化帮扶和法治教育,协助学校打造法治特色学校。
第二,丰富载体,创新普法手段。首先,将校园普法主题教育活动与各项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如组织法治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开展法治手抄报或法治漫画巡回展等活动、以宪法晨读、宪法知识竞赛、宪法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其次,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的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和宪法活动。
第三,贴近生活,突出重点内容。教导学生不要参加赌博、非法传销、邪教组织等非法活动,教育学生切勿进行盗窃、参与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提醒学生出行时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