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两千零十年,逢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罗子国楚人后裔,弘楚国文化,扬屈子气概,铸求索精神,慰怀沙之魂,建屈子书院于玉笥山上,以飨后人。
择灵址,兴土木,纳四方能工,聚湘中巧匠,披星戴月,精雕细琢,历经数年,书院大功告成,择日面世。
临洞庭湿地,居古寺之偏,与屈子祠幽道相连,遥相呼应。前有流水潺潺,后有书声朗朗,可观汨水烟波,可闻古寺幽香。立其楼阁之间,清风拂面,如临远古。
书院占地数百亩,气势宏大。整体木构,青瓦青砖青石,琉璃紫木深漆,古色古香。细观之,雕梁画栋,横竖错综,接头均榫卯衔接,无丁铁之痕。顶梁之柱,粗如盆,笔直挺拔,青光熠熠。
建筑三进两侧,回廊曲折,过道幽深,天井可映日月,窗台可招清风。有先人诗文赋其壁,有贤达勉励居中堂。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玉笥山高不过百米,屈子书院亦如苍海一粒。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灵魂,上可照日月,下可撼地府,为后人立下不朽丰碑。
星移斗转,古往今来,记圣人者沐圣风,继圣经者乃圣之传人。精神,乃民族之根,振兴之本。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复兴,中华之梦,仍路遥道远,华夏尚未全兴,同志仍需努力。
东方欲晓,雄狮已醒。吾辈务秉屈子精神,忧国忧民,为中华伟大复兴而坚守!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