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之年,熟读“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这是我对华容道的初印象;加笄之后,在外求学工作,无数次被问起“华容道是不是就在你们华容?”这是我对华容道的疑惑。我,土生土长的华容人,吊诡的是此前我却从未踏入那片隐秘之地,借着回乡工作的契机,终归遇见。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华容道因此而为世人所知,而华容道究竟地处何处?湖南华容县?湖北石首市?亦或是其他地方?《方舆胜览·岳州》记载:“郡志:‘汉、沔在夏口北,赤壁在夏口南,乌林在赤壁南,巴陵又在乌林南,华容道在巴陵西。’”宋代岳州巴陵县即今岳阳市区,而巴陵县之西,正是今华容县境。对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千古难题,不敢擅自揣测,在此不谈华容道的归属问题,只谈我所遇见的华容道。
野草如碧丝,郁树低绿枝。春天的华容道一片春意盎然,隐秘而伟大。华容道地处华容县域一座不起眼的桃花山上,山路崎岖盘旋,华容道可谓道中之道,走过一段较为平坦的坡地,抬头只见一条曲径深深的青石板路,细看其实只是碎小石板拼成的不足一米宽的阶梯小道,郁郁葱葱的树枝感觉要淹没这条本不起眼的小道,许是阳光难以透过浓密的树叶,石板路上长满了苔藓,道上还有形似蚯蚓但却较蚯蚓肥大厚实的不知名大虫慢慢蠕动着,让你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这些山林的守护神。沿着青石板路攀爬着,一块巨石映入眼帘,巨石上雕刻着“华容道”三个字,巨石已被青苔覆盖,沧桑感莫名而来;继续前进,清风吹拂树叶的飒飒声凸显山林的那份宁静致远;拐拐弯弯,突现一处悬崖地带,站在高地上向下俯视,伸出脚虚晃着,试图去探测其深度,同行友人笑言:此时的我已身处两省,身体在湖南华容县,伸出的脚却处于湖北石首市,我讶异万分,真乃神奇啊!转身俯视脚下的青石板路,遍地苔藓落叶,离根的落叶终已腐败,数十米的郁树上爬满了青藤,在树与树之间相互缠绕,道上不见一丝漏阳,耳边只问风拂树叶声,苍凉悲壮哀宛,忆起华容道的那个世人皆知的故事,曹操仓皇逃窜的背影如在眼前。赤壁一战,曹军大败。曹操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命,诸葛亮派关羽在华容道埋伏。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走了曹操。试想如果关羽没有在华容道做出如此抉择,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演义?
使命?担当?职责?情义?光羽选择了情义,所以有了后人皆评“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不敢妄自评价关羽此抉择的对错,但敢肯定的是关羽做出了他认为值得的决定。使命与担当?职责与情义?多重社会身份的我们经历着无数次的抉择,职责来源于那份使命感,情义来源于曾今的那份担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自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无法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滚滚历史长河中,选择情义的很多,但选择职责亦不少,只因内心的那份确信,那份值得。
平凡的浮游,不平凡的道路。作为数以万计的法院人中的一员,铁面无私是我们的代名词,不附权贵、刚正不阿是我们的名片。那份使命感让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职责,国旗下的宣誓让我们始终坚守那份职责,保持那份初心不让天平失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平凡的我们,小如微尘,浮游一瞬,因为那份使命感而不同。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亦是一片皎白。